0.1元入场捕鱼

图片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时政要闻
海门实施“海速工程”打造政务服务新高地——
16条举措跑出高效审批“加速度”
来源: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:2025-07-05 字体:[ ]

“从提交方案到批前公示仅用20天,审批速度远超预期!”日前,南通森启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为海门区“拿地即开工”改革点赞。

今年以来,区数据局以“海速工程”为统领,细分16条政务服务提优举措,通过制度创新、数据赋能和全域协同,推动政务服务从“能办”向“好办、智办、快办”跃升。从企业开办“半小时拿照”到项目审批“拿地即开工”,从基层办事“一平台通办”到政务服务“免证办”,我区正以“万事好通·马上办”的政务服务品牌,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
项目审批“直通车”:从“等地期”到“加速期”

6月23日,南通森启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机器人自动清洗项目仅用2天时间便同步取得土地证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,实现“拿地即开工”。这是区数据局联合海门自然资源和规划局、区住建局等部门通过事项集成、前延服务、预审预验,将项目审批“一揽子事”转化为“企业投资促产一件事”后,为企业提升的服务效能。深化项目服务直通车机制,通过帮办代办、方案预审、桩基先行等举措,将审批环节时长压缩60%以上。

上半年,区数据局工程许可科牵头,联合投资管理科、规划审查科等部门,形成“全链条”审批服务闭环,为企业提供“一对一”预审服务,确保项目“拿地前”审方案、“拿地中”核材料、“拿地后”快发证。同时,复制“带方案挂牌”模式,我区正探索工业用地“规划方案+土地出让”同步推进,进一步缩短企业落地周期。

数据跑腿“免证办”:从“多窗跑”到“一码通”

企业开办便利化是“海速工程”的重要内容。我区构建15分钟企业开办圈,以政务服务大厅为中心,3个集群园区“开办企业驿站”为支点,N个区镇便民服务中心及银行网点为脉络,打造一站式服务。同时,在“企业全链通综合服务平台”增设多项功能,实现开办企业“全程不见面、材料免提交”,大大提升企业开办效率。

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进程中,海永镇企业设立登记工作实现新突破,此前,海永镇的企业办理设立登记手续需前往区级部门,路程远、耗时长,十分不便,为打破发展瓶颈、提升企业开办的便捷性,区数据局与海永镇主动创新,探索将企业设立帮办代办服务前延至海永镇。目前,海永镇便民服务中心可为企业免费提供设立帮办代办服务,从协助企业准备申请材料,到解答企业的疑问,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细致入微。

在政务服务的其他领域,我区也多点开花。区数据局将建设“免证办服务大厅”,通过电子证照共享、数据核验等技术手段,在市场主体准入准营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领域全面推行“免证办”,企业、群众无需携带实体证照便可办理政务服务事项。“虚拟窗口”破解跨域难题,与上海长宁、黄浦等地联调联试,不动产登记、医保备案等事项可视频连线办理;5月下旬,我区联合崇明、启东召开不动产登记“跨省通办”推进会,拟建立协同工作机制。

基层治理“减负增效”:从“多系统”到“一平台”

今年,我区整合人社、医保、民政等分散系统,推行高频事项“一平台办理”,已在全区所有区镇(街道)开通运行,并延伸到266个村(社区),覆盖率达93%,办件量居南通首位。同步试点基层数据“一张表”,依托市级系统推动“填表报数”向“用数简表”转变,正余镇将先行探索减负新路径。

“一个账号和密码,就能登录基层高频事项‘一平台办理’,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记那么多账号和密码、来回切换各种系统,许多高频事项一键直达,很方便。”海门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。之前,基层工作人员普遍反映区镇(街道)便民服务中心部署了人社、医保、民政救助、残联信息化服务平台等十多个系统,基层人员需不停切换电脑、登录不同账号才能使用这些系统。电脑虽然挨得近,数据联通却很远。自从基层高频事项“一平台办理”推广以来,基层窗口人员使用一个平台、登录一个账号,即可办理民政、人社、医保、卫健、税务等部门的26项高频事项。过去分散的社保、医保、民政等服务专窗,也逐步整合为“全科窗口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