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.1元入场捕鱼

图片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社会新闻
第七个中国减盐周——
海门疾控教你“精准减盐”!
来源: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:2025-09-20 字体:[ ]

9月15日~21日是第7个“9·15”中国减盐周,海门区疾控中心通过线上科普、社区咨询等形式进行宣传,提醒公众:减盐既要揪出“隐形盐”,更要避免“极端减盐”,科学控盐的核心在“适量”与“精准”。

所谓“隐形盐”,指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的、不易被察觉的盐分,常见于各类加工食品和调味品中。很多人觉得自己炒菜少放盐就做到了健康,却忽略了外购熟食、调味酱料、包装零食里的盐分。“比如每100毫升生抽含钠约600至800毫克,换算成食盐近2克;一小袋酱牛肉含盐量可达3克,占每日推荐量的60%;甚至甜味零食也藏盐,一块奶油饼干的含盐量可能超过0.5克。”区疾控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科副科长梁晓健说。

长期摄入“隐形盐”会悄然推高钠摄入总量,增加患高血压、心血管疾病等风险。对此,梁晓健建议:“购买包装食品时可查看营养成分表,优先选择钠含量≤120毫克/100克的低钠食品;烹饪时用葱姜蒜、柠檬汁等天然调料替代部分酱料,减少‘双重加盐’;少吃腊肉、咸菜、罐头等加工食品,从源头控制隐形盐摄入。”

随着减盐宣传的深入,近年来海门不少市民陷入“极端减盐”误区,部分居民为追求健康而盲目采用“零盐饮食”,反而引发健康问题。梁晓健告诉记者:“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是人体必需营养素,长期摄入不足会影响体液平衡和神经功能。减盐是‘减法’,但绝非减到‘零’,健康成人每日5克是安全且科学的标准。”